为深入贯彻落实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,积极构建生态环境领域守信激励、失信惩戒长效机制,着力推进我州生态环境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发挥企业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力军作用,提升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和环境守法意识,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,营造良好信用环境。2024年以来,海西州生态环境局多措并举,强化环保信息收集、建立分类分级监管模式、积极开展诚信宣传,构建生态领域社会信息诚信体系。
加强环保信息归集,实现部门信息共享。我局严格执行“双公示”制度,将环境行政处罚、行政许可、行政强制等企业信息,全面、及时、准确地归集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,依法向社会公示,使其在更广的范围内受到监督,进而实现企业自主、行业自律、社会监督、政府监管的有机统一。今年以来,通过信用中国公示行政处罚信息80余条,行政许可信息130余条,同时通过信用修复,督促、指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,切实提升企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,真正将守信激励、失信惩戒落到实处,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内生动力。
建立信用分级分类监管,提高环境监管效能。以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为基础,以“环境信用评价”结果为参考,进行分级分类监管,调整海西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,按规定调整44家企业纳入到清单,将正面清单实施同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检查有机融合,对纳入清单的企业开启“免打扰”模式,免于现场执法检查或减少抽查频次,主动为各类企业提供宽容的监管环境,积极采用自查自报自改方式,指导帮助和督促企业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,引导企业改正轻微违法行为。
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,营造良好诚信氛围。以六五环境日、全国生态日等重大节日为契机,广泛开展诚信宣传,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责任制。在日常环境执法检查工作中,积极向执法、服务对象宣传讲解环保法规,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。积极引导企业文明诚信经营,自觉履行社会责任,今年以来,组织参与“谁执法谁普法”活动9次,向9家企业进行普法,宣传讲解法律法规13条,并现场填写执法普法记录表 6份。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对环境信用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的认知度,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。